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统治的元朝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当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特别是当东北的女真族又建立政权以后,更是对明朝的京师和北部地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正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明王朝的开拓者朱元璋便下令“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开始派大将军徐达率重兵大规模修筑长城和关口。同年12月,修筑了山海关关城,设立军事建置山海卫,当时的山海卫衙署,就是现在这座总兵府,距今已经有600多年。
到了明代中叶,世居东北的女真族(满族前身)兴起,辽东形势进一步恶化,当皇太极打出“打开山海、通我后方、迁都内地”的口号之后,山海关更成为了民族战争的战略要塞,明王朝动员全国“竭尽四海之物力以奉榆关”,几乎将“全国全副精神尽注山海关”。兵部尚书熊廷弼、内阁大学士孙承宗、袁崇焕等重臣名将,都曾以蓟辽督师的身份屯兵山海关。
明万历46年(1618年),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原山海卫升级为山海镇,并设总兵一职,山海卫衙署随之升级为山海镇总兵府,相当于大军区司令部,统辖调度数十万人的官军部队。
在明末的26年中,先后有23任总兵官在此履职,兵部尚书袁崇焕、名将熊廷弼、孙承宗、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等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不可磨灭的足迹,诸多决定历史的重大事件均在此处谋划运筹。萨尔浒战役、西平堡战役、宁远大捷等重大历史战事,努尔哈赤的伤败、明王朝的灭亡、大顺政权崩溃以及满清势力的进入。
如果说山海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军事堡垒,山海关总兵府就是这座堡垒的指挥中枢,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不尽的名人传奇,总兵府衙署由南至北依次由府前牌楼、影壁、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遗址保护区、三堂遗址保护区、卫兵营房等部分组成。整个衙署规模庞大、冷峻肃穆、威严雄浑。
- 目的地概况
门票信息
门票:80元 总兵府门票包含总兵府衙署,十二生肖太岁神院,大悲院,关帝庙。
开放时间:
旺季(6月15日-8月31日):8:30-17:30,
淡季(5月1日-6月14日,9月1日-12月1日):9:00-15:30(具体依据景区营业时间)。交通
公交:33路,33支,21路,专2路可到。
自驾车: 秦皇岛-河北大街中段-东港路-秦皇东大街-东榆路-秦山公路-西关大街-关城南路-山海关古城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
小贴士
总兵府旅游景区以明代山海镇总兵府为主体,以总兵府周边十二生肖太岁院、大悲院、孔庙、关帝庙等富含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构件为辅助,是一座包罗历史与现代、融汇游览与体验、兼顾文化与游乐、适宜国人与外宾的大型复合式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