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目前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嘉峪关自建以来,便战事不断。明正德年间(公元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民众、牛羊。直到公元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钥边陲,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
在匈奴语中,“嘉峪”意为“美好的峡谷”。而嘉峪关则因嘉峪山而得名--嘉峪山,以山凭险,汉代设“玉石障”,五代有“天门关”,元代更名“嘉峪山”,取“林泉秀美,涧壑寂寥”之意。但这样的记载也只能出现在史书里了:“走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上看,天是灰蒙蒙的天;向下看,全是戈壁滩。”这首民谣如此形容当年嘉峪关的荒凉情景。
嘉峪关在先秦为西羌地,秦为乌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从此,嘉峪关一带属酒泉辖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还要早建9年。这里地势险要,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是河西走廊西端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便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不过这嘉峪关的修建,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前后竟经历了160多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嘉峪关首筑土城,明弘冶八年(公元1495年),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关楼,前后相距120多年。11年后,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8月至次年2月,李端澄才修建了内城,以及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
远望嘉峪关,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扼守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 目的地概况
门票信息
旺季:120元/人次(4月1日——10月30日);
淡季:60元/人次(11月1日——3月31日)
门票可参观关城、长城博物馆、天下第一墩、悬臂长城。
开放时间:8:00—18:00交通
1、在市区乘坐4路公交车到关城风景区站下车即可。
2、在市区乘坐6路公交车到关城旅游景区站下车即可。
3、从火车站打车到关城约20元。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5~10月是关城的最佳旅游时间。嘉峪关属温带干旱气候,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6℃左右,年降水量80多毫米。冬季1月最冷,最低气温-28.6℃,夏季7月最热,最高气温38℃。7月中旬将举办嘉峪关国际滑翔节,届时会有精彩的演出和赛事,一定不要错过。10月是攀登七一冰川的好时节,带上墨镜、涂好防晒霜、踏上登山鞋,好好体验一番征服冰川的乐趣。
建议游玩:3小时小贴士
1、在嘉峪关旅游应穿旅游鞋或布鞋。注意保护文物。
2、10月是攀登七一冰川的好时节,带上墨镜、涂好防晒霜、踏上登山鞋,好好体验一番征服冰川的乐趣。 游览七一冰川时带上雨具和防寒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