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的前几年。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于2007年3月28日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保护人员没有对大佛进行大的修复,只是对大佛表面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 目的地概况
门票信息
门票:100元(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优惠政策
1、对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实行半价;
2、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学生证、身份证需同时使用);
3、60周岁-69周岁中国老人(含港、澳、台居民)凭有效身份证购买半价票;
备注:自考生、夜大生、电大生和成教生不在优惠对象之列。青少年购票入园时需出示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香港、澳门、台湾等入境游青少年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件等有效身份证明,均可办理购票入园手续,享受门票优惠价格。
免票政策
1、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由免票通道直接进入景区)。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游览参观点,对大中小学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
2、70岁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由免票通道直接进入景区);
3、残疾人(持残疾证,视力、智力残疾者和一级、二级肢体残疾者的一名陪护人员)、离休人员(凭离休证)、革命伤残军人(凭军残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退休军人(凭军官退休证)、省部级以上劳模(凭劳模证)、国家优秀专家(凭优秀专家证);
4、记者(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放的记者证、港澳台记者应持有加盖单位行政公章的记者证或工作证);
5、学生(学校组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集体参观,单次参观人数须在40人以上,凭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并加盖印章的学校介绍信和带队教师资格证,提前到票务中心预约,经同意后避开节假日予以安排,每40名学生免3名带队教师);
6、持旅行社导游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人员(带团时使用,同时出示出团计划书),凭证可直接进入景区;
7、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下发的旅景协发【2013】44号文件通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长、副会长单位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证件》人员及3名以内随同人员免费(到票务中心换票)进入景区参观考察;
8、根据河南省旅游局下发的豫旅【2013】378号文件通知,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持《河南省旅游服务质量监督证》可免费(到票务中心换票后)进入景区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交通
公交车:
乘坐公交81/k81路到【白园】站下车,步行即到;公交市内乘坐60、99路,老城区乘坐53路,关林庙乘坐67、71路、火车站可直接乘坐81路公交车至【龙门石窟】站下车。
Tips:在洛阳火车站出站后,向左走约200米,乘坐81路公交车,直达龙门石窟,全程约16公里,需要40分钟左右。
注:下车后,还要走约1公里才能到达龙门石窟售票处,沿途多为纪念品商店,除了步行之外,也可选择乘坐电瓶车到达龙门石窟正门。
龙门石窟与少林寺之间也有对开的班车。
出租车:
洛阳出租车起步价5元(含2公里),晚上(22:00-次日6:00)起步价6.5元(含2公里),运价每公里均为1.5元。每次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洛阳市区并不大,所以打出租车是很不错的选择。
洛阳出租车叫车电话:0379-9610033(金牡丹)最佳旅游时间
4月-5月和9月-10月两季为佳。 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 春天虽然天气有些干燥,但可欣赏到争奇斗艳的牡丹花。每年4月15—25日,是洛阳牡丹花会和节日,游客众多,物价会上涨。酒店、宾馆需要提前预定。 对于不凑牡丹热闹的游客,龙门石窟的最佳旅游季节无疑是秋天,秋高气爽,登山而游,实为快事。
建议游玩:3-5小时小贴士
1、龙门石窟最具特色的是洛阳水席,主菜以汤菜为主,吃一道换一道,如流水一样,因此得名,曾传入皇宫,是洛阳请客首选。可到老城的耀耀、真不同、宾湖、洛阳酒家品尝。还有“不翻汤”,已有百年历史,遍及景区及洛阳大街小巷。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洛阳不翻汤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正宗的洛阳不翻汤推荐到老城居业园。
2、洛阳以龙门石窟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名目繁多,如以龙门石窟风景区奉先寺诸佛为主题的洛阳印象冰箱贴、工艺笔、CD盒、便携式烟灰缸、便签本,以及以龙门石窟卡通形象为原型的钥匙链、扑克牌等小型旅游纪念品。
3、最佳旅游时间:可在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兼赏牡丹而游龙门石窟。对于不凑牡丹热闹的游客,龙门石窟最佳旅游季节无疑是秋天,秋高气爽,登山而游,实为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