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全部景区
进入导游
- 加载失败 ╥﹏╥
00:00 / 00:00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目的地概况

门票信息

旺季每张200元,外语门票每张220元(含20 元外语讲解费)
淡季每张100元,外语门票每张110元(含20 元外语讲解费)

开放时间:旺季(5月1日-10月31日)8:00-18:00 淡季(11月1日-4月30日)9:00 -17:30

优惠政策
1、对60—69岁老人实行半价优惠,凭本人居民身份证购票;
2、对国内全日制统招在读大、中专以上学生(含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实行半价优惠,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购票(成教生、自考生、进修生、网络教育和中国籍国外留学生等均不享受优惠);
3、对高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实行半价优惠,凭本人学生证购票;
4、对现役军人(含武警、不含军队文职人员)实行半价优惠,凭本人军官证、士兵证购票。

免票政策(需另交10元讲解费)
1、离休干部凭本人离休证(全免) ·“教师节”教师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教师证;
2、满70岁以上老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 ·由父母带领的身高1.0-1.4米儿童;
3、残疾人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4、现役伤残军人(含武警)持本人军官证、士兵证和《伤残军人伤残证》;
5、退役伤残军人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伤残军人伤残证》。

交通

游客游玩莫高窟需先到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由此处开始和结束游玩。
1. 数字展示中心就在敦煌火车站西侧1公里左右,从火车站步行可至。
2. 敦煌市区前来可以乘坐火车站专线大巴公交车,每人约3元。
3. 从市区打车前来,约20元左右。

最佳旅游时间

敦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5-10月是旅游旺季,建议游客错峰出游。

小贴士

1. 去之前,最好读读关于莫高窟的书,或者网上了解一下,否则很难看明白石窟雕像和壁画的玄妙。
2. 莫高窟里是不允许自己用手电筒照明的,就连手机灯也不能开,讲解员所用的电筒都是特制的冷光灯,不然会对壁画有影响。为了保护文物,请不要偷偷拍照!相机闪光灯会对壁画有非常大的破坏。
3. 阴雨天或者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洞窟是不开放的。
4. 莫高窟内食物和饮用水等物价很高,建议自备。